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分享 资讯分享

圆明园大宫门现状_圆明园大宫门

tamoadmin 2024-08-14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资料。2.圆明园的相关资料3.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4.火烧圆明园的经过5.圆明园是在哪一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6.圆明园被烧毁时的历史背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

1.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资料。

2.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3.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4.火烧圆明园的经过

5.圆明园是在哪一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

6.圆明园被烧毁时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大宫门现状_圆明园大宫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扩展资料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

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

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百度百科-圆明园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资料。

因为圆明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收藏了历朝历代的奇珍异宝和文人雅士的绝世佳作,圆明园是中国传统造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并且融合了中西风格,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个园林的毁灭,更是历代思想艺术结晶的毁灭,因此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

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扩展资料:

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

为了对清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

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

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

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正当清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声称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

下令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焚毁原因不同人士持有不同观点,中国官方史学界的说法是英法联军为掩盖其野蛮劫掠而放火灭迹。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清朝长期不遵守西方奉行的外交礼仪。

自乾隆年间起,对西方各国君主及其使臣蔑视和不平等对待,持此看法的著作有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的《战争》。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

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蚀,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

百度百科-圆明园

编辑于 2019-03-29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67个回答

千万别被坑了,买洗澡用具就认准它!

京东

广告

更多专家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初等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91条评论

yl112447

很好!

查看全部191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是园林,艺术价值极高。他是由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康熙大帝赐给雍正的院子,而“圆明”就是雍正帝的法号。后来,雍正帝上位之后,就将其扩建,并设置了六部、军机处等值日房,也是由雍正帝开始,圆明园逐渐成为大清朝的政治中心。 1856年,在英国、法国、沙俄、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战争,遭到清军顽强抵抗。1860年,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并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抢劫,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大清快速接受谈判条件。1860年10月18日,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久久不散,致使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付之一炬,成为一片废墟,这是欧美西方国家对世界文明史实施的一次暴行。 圆明园被洗劫一空,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各种钟表、瓷器、衣物、珠宝、家具、神像等文物,其实都是当时宫廷文化的最高代表,是中华文化,世界文明的瑰宝,而这些文物的损坏和丢失,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这也助长了消灭其他文明的“歪风邪气”。 “火烧圆明园”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就引起了世界震动,法国大文豪雨果针对“火烧圆明园”就写道:“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而“火烧圆明园”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此后的多次战争,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发生过多次类似的事情,对世界文明史的冲击一次比一次严重,这些其实都深受火烧圆明园影响。

116赞·4,069浏览2020-11-02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为圆明园,它是靠人民心血建成的,他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上次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宝,然而,英法联军摧毁了圆明园的一切,他们搬走了,各种名人书画以及各种奇异珍宝,他们凡事拿得动的东西都拿走了,实在是拿不走的东西,他们就任意破坏。 并且他们为了销毁所有的罪证,在10月18日到10月19日,有3000多名侵略者被奉命在园内放火,毁灭证据,大火连烧了三天,1860年10月6日至1860年10月19日,这一掠夺摧毁行为,持续了整整13天,我国的这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所以这在世界文化的这个史上是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扩展资料在圆明园的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对它爱护有加,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都不惜斥资扩建,哪怕是到了道光手中,清廷的财政已经很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停止施工。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下来,圆明园本身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园林,它本身就是中华艺术的结晶,它的整体结构和藏品囊括了中华建筑、书法、陶瓷等一些列顶级的艺术,可以这么说,爱新觉罗氏把能够找到、能够装进圆明园的好东西都放在那儿,其本身的价值犹如巴黎卢浮宫、伦敦博物馆,已经成为地标性的建筑物。

46赞·1,508浏览2020-11-05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也是世界文化的这个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对我国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一场浩劫就此开始。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浩劫中,中国遭受到了哪些重要损失?首先,圆明园本身被烧毁就是最大的损失。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于一体,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1万平方米。 对此,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其次,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49赞·5,507浏览2020-11-10

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

因为圆明园,号称万园之园,是清代的大型园林,里面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珍禽异兽,还有各种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集大成者,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再也无法复原,损失不可估量。 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扩展资料:

影响海外 18世纪的时候,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又传至欧洲,对当时风行的、规则式的英法园林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时间,仿建中国自然式园林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 与此同时,欧洲的画家和传教士又应邀在中国北京的圆明园,创造了一组以洛可可风格为主又融有中国民族文化形式的西洋楼,开创了中西园林合作的先河。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

215赞·469浏览2020-11-06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6250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 圆明园不仅宏伟壮观,而且还蕴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先秦时期的铜器仪式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着名书画。 因此,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入圆明园。 他们把所有可以在花园里带走的东西拿走; 如果他们不动,他们带着推车或动物; 如果他们不能移动,他们将任意摧毁和摧毁他们。 为了破坏证据,10月18日和19日,超过3000名入侵者被命令在公园内纵火。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云层笼罩着整个北京城。 这种园林艺术的瑰宝和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已经变成了灰烬。

扩展资料:

圆明园评价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说,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

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一、战争

1856年,英国和法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在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在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连忙派人议和。在通州谈判时,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拒绝,清将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当做人质。英法联军得知后立即进军北京。1860年8月,英法两国以换约受阻为借口,攻入北京,当清归还人质后,39人只活下18人,其余人全部被杀。

二、占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在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三、掠夺

士兵们在园内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

四、焚毁

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扩展资料:

在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在圆明园还熊熊燃烧的时候,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欣,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列强霸占了中国的九龙半岛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

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的毁灭的时代背景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北京海淀区中部偏东,西北去西直门二十华里。其东南角为清华大学西门,今之正门昔为万春园大宫门,在清华西路上,街南临北京大学燕园(即前燕京大学燕园),北大北校门即在沿街的万泉河石栏杆间,向西则挂甲屯地区,街之南今为邮电部疗养院,街之北越过一层单位和民居,便是圆明园的南宫墙,其中包括原来的大宫门。顺清华西路向西接颐和园西路,这里就是西苑。过西苑转北偏西,接圆明园西路,西傍园西墙,过骚子营,即北大燕北园,路接清河,清河东西流,南岸为正在施工中之北五环公路,路南即园北墙。东墙则顺中关村北大街。总面积约达十平方公里。

圆明园的前身很可能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今已不可考,它作为清雍正帝太子藩邸,于康熙四十八年(1710)营建。雍正即位以后,増修殿宇。乾隆帝复于园东扩建长春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万春园(注1),以后三园总称圆明三园,历清康、雍、乾、嘉、道五帝经营,其规模备极宏大,这就是王闓运《圆明园宫词》里写的:

“纯皇缵业当全盛,江海无波待游幸。行所留连赏四园,画师写仿开双境。”

园至乾隆末,臻于极盛。其一丘一壑,一亭一阁,莫不精思构划,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汇南北宫阙名园为一家,圆明三园约一百景(注2),二十门,堪称近古以来中国宫苑之冠,或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华丽的宫苑。在圆明园被焚毁以前,自雍正帝始,到咸丰帝止,圆明园是清帝和诸大臣经常办工、休闲之所,而不是电视剧里误导及造成今人误解的紫禁城皇宫。自康熙起,清六帝中,嘉庆和道光逝世在圆明园里。园之南为朝会及大臣侍直之处,即军机处;北则游幸之所。景有四十,皆乾隆所题。“圆明园”系康熙所命名,已毁的“正大光明”殿额有康熙题字,已毁的大宫门额有雍正题字。“圆明”二字的意义按雍正解释:

“圆明意志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注3)

前人的“园西则西山屏蔽,或迤逦相辏,或突兀相蹙。其内,则玉泉浥注,或辟稻畦,或引溉荷池。所谓:平原膴膴,嘉颖穰穰(雍正《圆明园题记》),林光晴霁,池影澄清,净练不波,遥峰入镜者也。”把圆明园的自然风景描绘得十分透彻。

圆明三园在咸丰末第二次战争中被焚毁,其中的古籍和珍宝主要被英法联军所抢劫,少数被国人趁机抢劫。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物虽在1860年时被焚烧,但至1879年时尚保留大部分砖石结构,包括墙基甚至全貌(注4)。到1900年以后,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建筑的砖石材料大量被军阀、政客,以及普通民人所盗劫(注4,本文后面还将进一步说明)。今天,人们所看见的圆明三园遗迹,基本上和王威在1953年所摄的18幅照片一致(注5),但中又有少许破坏。现今可查的关于圆明园未被破坏以前的风景描述,主要来自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王闓运《湘绮楼日记》、徐树钧《圆明园词序》,以及载于《钦定日下旧闻考》里的雍正《圆明园题记》和乾隆《圆明园后记》。此外,亦见于西人对圆明园的回忆,其中包括圆明园西洋楼设计师蒋友仁的回忆录和侵华英法联军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和书籍,可见于欧阳薇所译《西书关于焚毁圆明园记事八篇》(现藏北京图书馆,缉于《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七卷,第三、四号圆明园专号)里。

 一般人所知道的圆明园的焚毁,只在 1860年的北京中,以为圆明园被抢劫和火烧以后,园子大致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大谬不然。虽然,圆明园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受到火焚的严重破坏,但是,这些建筑的墙基照壁仍然还保持完好,园里的古木依旧参天,林深叶茂,园里水池处处依旧,泉水叠石宛在,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圆明园遗址公园里那点可怜的寥寥无几的残迹。

清同治十年(1871),上距圆明园被焚毁十一年,王闓运偕徐树钧(叔鸿)在守备军官廖承恩的导游下凭吊清漪园和圆明园旧迹。在清漪园,他们看见“颓垣断瓦,零乱榛芜。。。。昆明湖归桥上,铜犀卧荆棘”的萧疎景象。明日,他们又在一位七十岁姓董的老太监的导游下,从瓦砾中过圆明园贤良门、勤政、光明、寿山、太和遗址,“至前湖圆明寝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九洲清宴殿,各七楹,坏壁犹立,拾级可寻。”(参1)也就是说,被焚毁后的圆明园宫宇的部分墙壁还保持着,还能辨认出宫殿所属的几间屋。其他一些胜迹的废基也能看见;福海里的蓬岛瑶台的“殿宇犹存数楹”;双鹤斋(即前文“廓然大公”)“乱草侵阶,窗棂(窗格子)宛在。”(参1)按照徐珂的《清稗类钞》的记载,除正大光明殿和九洲清宴殿等殿为七楹以外,其他宫殿都是五楹,这就说明了十一年后的圆明园残迹还大体上保留了砖石结构。再从滕固所著《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参2)1869年至1879年的长春园里西洋建筑废址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罗马式建筑主要由大理石等石质材料构成而不会被焚毁,所以那些建筑的主要结构完好地保存着,在烟云树杪间依旧挺立着她们白色的秀丽身姿。正所谓,

贤良门闭有残砖,光明殿毁寻颓壁。

文宗新构清辉堂,为近前湖纳晓光。

妖梦林神辞二品(注3),佛城舍卫散诸方。

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

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

别有镂月台,太平三圣昔同来。

宁知乱竹侵苔出,不见春花泣露开。

平湖西去轩亭在,题笔银钩连到壡壡。(注4)

明年,即同治十一年(1872)的冬天,清大臣里有重修圆明园的建议,并派员查勘遗址,官方才有了第一次圆明园劫后的记录。根据内务府大臣明善堂郎中贵宝的调查报告称:“圆明园尚存十三处,计:庄严法界、双鹤斋、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天庆、春雨轩、、杏花村、文昌阁、魁星楼。”但这个报告有漏记,尚有蓬岛瑶台、林渊锦镜、藏舟坞、海岳开襟、万春园大宫门(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正门)、正觉寺以及不少附属建筑还保存着(注5)。

在议论重修圆明园以前十二年的时间里,清将圆明园列为禁地,禁止未经允许的官员私自闯入圆明园游览,这项政策一直坚持到庚子事变(1900)的前夕。光绪二十三年(18),李鸿章出访欧洲还朝,慈禧在颐和园召见并赐宴以后,李偕幕僚马建忠、曾广铨往游圆明园,守园老监接待甚殷勤,其意在得李赠馈,李未理。后数日,光绪帝也来游园,老监向帝奏李擅自私游禁园的事,光绪帝遂向翁同和谈起此事,翁与李关系素来很紧张,于是抓住此事做文章,弹劾李擅游禁园大不敬,由于慈禧对此事不以为然,未与李鸿章降级的处罚,仅罚俸了事。(参6)从这件事,也可看出清对荒废的圆明园的控制仍然是很紧的。然而可笑的是,尽管对官吏访游圆明园的控制抓得很紧,却对平民进园盗窃园内财产,以及盗伐林木、无所管束,可能是自焚毁以后,清未留禁兵守园,只有人数不多的太监负责看守,喏大一个圆明园当然是不可能封锁得住的(注7)。即使在同治十二年(1873)决定重修以后,平民的盗掠现象仍不能制止,“同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圆明园西路(指园中大道,不是现在的“圆明园西路”)十三所第七所西房两间,被贼拆倒。”(注8)

重修圆明园工程从同治十二年(1873)十月初八日开始,至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止,只持续了一年时间,便因经费难于筹集而告终,据清内务府文件载:其间耗费工程银四十万五千多两。由于资金和建筑材料缺乏,重修圆明园的规模进行得很小,仅仅只完成了对圆明园大宫门、正大光明殿、天地一家春(注 9)的部分修复,这项工程便在清王朝的捉襟见肘的财政窘况下流产了。

此后至庚子之乱后的二十七年中,圆明园也曾有小的粘修,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时,慈禧和光绪在游圆明园后,动用了九万六千多两银修复双鹤斋、环秀山房、课农轩,以及万春园宫门外的桥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从1860年被焚毁之后到1900年的四十年时间里,对圆明园砖石、林木和残存文物的盗窃虽然从未停止(注10),总的来说,还是小规模程度进行的,因而对圆明园残迹的破坏还不是严重的,更何况在其间,清还对它做了断断续续的小修理,否则,慈禧和光绪也就不会还有兴致去游览它了。据金勋的回忆,他在幼时居住在海淀成府村,常常在圆明园附近经过,在墙外高处可以看见海岳开襟、蓬岛瑶台和万春园的大宫门。(注11)

庚子之乱(1900)是对圆明园第二次毁灭性打击。当八国联军击溃甘军聂士成部与义和团,攻陷天津,大举向北京进发时,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师,北京城内外一遍混乱。这时候,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乱兵加暴民的闹剧再次上演,驻守在城内的八旗兵公开勾结地痞流氓在城里大肆抢劫,而在城外,驻防军和流氓,其中很多可能是溃败和作鸟兽散的义和拳民,更是嚣张,把城外变成了无法无天的世界。乱兵与暴民大肆洗劫西郊各园的陈设,圆明园也不例外。他们将殿座亭榭以及宫门、铜狮一齐拆除出售(注12),他们甚至连砖石、石料都不肯放过。这些人在圆明园里设有木材堆积站和烧木碳的窑场,将拆卸下来的建筑材料及园内几万棵名贵树木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来,大件的当作建筑和家具材料卖,小件的就烧成木料卖,著名的福海中的海岳开襟和蓬岛瑶台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拆毁的,在之前,由于英法联军未及焚毁,所以这两景在圆明园里是极少数保存下来的建筑中最完好的,光绪中,曾油饰一新。

经过庚子之乱中的大破坏后,同治、光绪两朝里的小修复所遗留下来的圆明园遗迹现在基本上荡然无存了(注13),圆明园这片荒林已经没有任何值得驾返北京的慈禧和光绪留恋地方了,光绪三十年(1904)秋,内务府裁撤了看守圆明园的一部份官员(注14)。宣统末(1911),谭延闓(注15)往访圆明三园废墟,从今清华西校门出,圆明园福园门(注16)入,想凭吊双鹤斋,即廓然大公,已不可见,只见“麦陇弥望,如行野田中”,但还可以看见极东处,长春园里的西洋楼遗迹:“有楼阁,以白石为之,略如今泰西制,雕镂精美,壁立如故;玲峰一石,挺然孤秀,犹矗立榛莽中。”(注17)所谓“麦陇弥望,如行野田中”,是因为1904年以后,许多贫穷的旗民和其他农民逐渐到圆明园里开垦,把大遍树林和荒地,以及干凅的湖沼变成了农田的原因。

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公开抢拆北京各园的的建筑,徐世昌拆走鸣鹤园和镜春园中最完整的殿宇的木材(注18),开军阀掠园之先河。此后,王怀庆(注19)步徐的后尘,拆掉舍卫城、安佑宫的大墙及西洋楼的石料来营造他自己的“达园”(注20),这些石料都是当初流氓地痞想搬都搬不动的。王怀庆猖狂地盗拆圆明三园的行动,成为了北京城内外军阀和政客们效尤的榜样,他们一窝蜂扑向圆明园废墟,借王怀庆的名义,抢拆盗运园里的材料,其势如潮水,弄得看护太监无法阻拦,结果在几年之内,把圆明园里的残存的,稍微像样一点的建筑材料洗劫一空。(注21)其中,张作霖曾盗用长春园西洋楼的汉白玉石料来修造自己的墓园。据当时居住在成府村和北大附近的老北京回忆,自从民国以后,几乎每天都有装满了圆明园残料的车辆经过,一年四季不停,共持续了二十多年之久。(注22)

这一波潮水般地盗拆圆明园之风终于把圆明园变成了一块方圆10平方公里上彻彻底底的荒地和农田,这是圆明园历史上所遭到的第三次大抢劫。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参予民初以后对圆明园残体拆卸的,除了明火执仗的权势恶棍的豪夺以外,还有文雅的,绅士般的巧取。例如,在建造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时,就曾“移植”了“兰亭八柱帖”、万春园内铜人承露盘(露水神台)的石座(现存于北海公园)、长春园西洋楼,远瀛观的美术石栏、海岳开襟和别一洞天的太湖石等。燕京大学在建筑校舍时,美国牧师在圆明园里取材最多,比较著名的有:安佑宫华表三根(后辗转到了老北京图书馆外立着)、龙凤丹陛台阶石一块,汉白玉石麒麟一对(安置在北京大学办公楼前)、长春园西洋楼的海宴堂前喷水台两座、观水法宝座正面的石屏风五块(西洋楼最精美的雕刻作品多散在北大校园里)。1930年老北京图书馆修建时,在圆明园里取材也不少,除安佑宫一对华表以外,还有该园大门外一对取自长春宫大宫门的石狮子、文渊阁石碑两块、福海西岸望瀛洲昆仑石一块和**太湖石两块,图书馆西有象皮青太湖石一块,带汉白玉座。颐和园里也有圆明园的东西,如仁寿殿前的铜獬豸即其一。上面的调查情况来自王威1957年出版的书《圆明园》。

1

| 评论

2011-11-19 18:30 大开杀戒2012 | 一级

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公开抢拆北京各园的的建筑,徐世昌拆走鸣鹤园和镜春园中最完整的殿宇的木材(注18),开军阀掠园之先河。此后,王怀庆(注19)步徐的后尘,拆掉舍卫城、安佑宫的大墙及西洋楼的石料来营造他自己的“达园”(注20),这些石料都是当初流氓地痞想搬都搬不动的。王怀庆猖狂地盗拆圆明三园的行动,成为了北京城内外军阀和政客们效尤的榜样,他们一窝蜂扑向圆明园废墟,借王怀庆的名义,抢拆盗运园里的材料,其势如潮水,弄得看护太监无法阻拦,结果在几年之内,把圆明园里的残存的,稍微像样一点的建筑材料洗劫一空。(注21)其中,张作霖曾盗用长春园西洋楼的汉白玉石料来修造自己的墓园。据当时居住在成府村和北大附近的老北京回忆,自从民国以后,几乎每天都有装满了圆明园残料的车辆经过,一年四季不停,共持续了二十多年之久。(注22)

火烧圆明园的经过

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

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封闭国家,清朝中期,全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第一次战争;爆发了反对清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在沙皇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首先在广州挑起两次战斗,但未达到预期。为了直接对清施加压力,决定了陈炳景成。侵略军于1858年5月强迫天津,清被迫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罪恶和羞辱签署“天津条约”。

1860年7月,英国和法国的侵略者战舰再次到达达古口口,英国和法国大使前往北京改变他们的蝎子,他们强迫自己“说和平”。然而,条件越来越苛刻,条件越来越苛刻。目的是迫使陈炳靖强迫清廷提交。面对侵略者的,腐败无能的清大惊小怪,捍卫的速度缓慢。

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扩展资料:

第一次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

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

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战争。

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

同治年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了匾牌的就有600余座。

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是在哪一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

1、占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

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在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

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2、掠夺

士兵们在园内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

3、焚毁

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扩展资料:

火烧圆明园的时代背景:

1、修约要求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

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1856年,再一次提出,仍被拒绝。

2、无理借口

中国水师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国水手,纯属中国内政,与英国互不相干。但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

他还无中生有的捏造说,中国水师上船后曾扯下船上的英国旗,侮辱了英国。因此,他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强硬照会,无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还要向英国道歉和赔偿。

3、第二次战争时期

1857年春,“亚罗”号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大资产阶级掀起战争叫嚣,英国议会通过了扩大侵华战争的提案。

4、咸丰皇帝虐待英法使节

僧格林沁让巴夏礼跪着,摁着他的头往地上磕,让他同意撤兵,巴夏礼说自己是个谈判代表,做不了主,僧格林沁就继续让巴夏礼的头一次次地磕到了地上。

最后把参加谈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这些人里,巴夏礼和英国对华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秘书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其余人的关押地点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被劫掠,英法联军固是罪魁祸首,但“奸民”罪责难逃。等到英法联军正式开抢以后,北京的暴民们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抢劫。据说,河里、沟里都是坛坛罐罐,是搬不动扔下的。

此后的时间里,圆明园里,无有宁日。北京的老百姓,每逢,或平时官兵有所疏忽,就拖着板车奔海淀。从楠木、金砖,到石块、瓦片,皇上的东西,什么都往家里搬。

运气好的,在废墟里还能找到拼得起的瓷器、玉器。因此,外界看来,是中国人先抢烧的圆明园。英法联军当然不是善类。

他们早已在园内有组织有纪律地分赃、搬运、拍卖圆明园财物。等到英国公使额尔金为报复清人质而决定火烧圆明园时,悲剧早就预定了。

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被烧毁时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火烧圆明园后,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原英文)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那么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本文我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福投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